毛孩口腔腫瘤治療指南│完整診斷流程、常見腫瘤類型與警訊症狀解析
狗狗與貓咪口腔腫瘤治療全解析
毛孩的健康一直是飼主最關心的事,但我們通常只關注牠們的皮膚、毛髮、食慾和活動力,卻經常忽略牠們的口腔健康。根據世界小動物獸醫協會(WSAVA)2020年的數據顯示,狗狗腫瘤中約有 7% 發生在口腔,而貓咪則約為 10%。這些腫瘤不論是良性或惡性,都可能造成進食困難、生活品質下降,甚至威脅生命。
常見的口腔腫瘤種類與特徵
良性口腫瘤:雖不轉移仍需警覺
良性的口腔腫瘤包括牙齦纖維瘤、齒瘤、囊腫、棘皮瘤(AA)、漿細胞瘤、乳突瘤與嗜酸性肉芽腫等。這些腫瘤通常生長緩慢且不會轉移,但若體積過大,仍可能壓迫牙齒或妨礙進食。特別是棘皮瘤,雖屬良性,但具侵蝕性,仍需透過手術處理。只要及時發現與治療,這些腫瘤的預後普遍良好。
惡性口腫瘤:快速成長且有轉移風險
惡性腫瘤則更需警覺。狗狗常見的惡性口腫瘤包括:黑色素瘤(30–40%)、鱗狀上皮細胞癌(24–30%)和纖維肉瘤(17–25%);貓咪則以鱗狀上皮細胞癌為最多(高達64–75%)。這些腫瘤生長快速,會破壞牙齦、黏膜、齒槽骨與牙齒,甚至轉移至淋巴結或肺部。黑色素瘤侵略性最強,鱗狀上皮癌浸潤力強但轉移率低,纖維肉瘤即使切除後也常復發。